主动担当“西兴”龙头 积极争做“中优”先锋 槐荫全力打造“齐鲁门户,医养之都”

主动担当“西兴”龙头 积极争做“中优”先锋 槐荫全力打造“齐鲁门户,医养之都”

擘画蓝图启新程,奋发进取开新局。

今天的槐荫区厚积薄发,发展优势显著,发展机遇叠加:在落实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国家战略上,依黄河而居的槐荫是全省沿黄25个县市区城镇化率最高的城区,区位优势得天独厚;省委省政府吹响了“强省会”的嘹亮号角,坐拥“三高”交通资源的槐荫进一步凸显省会门户地位;市委十一届十二次全会赋予槐荫“西兴”和“中优”的使命,为槐荫带来了打造“齐鲁门户,医养之都”独一无二的特色优势。

主动担当“西兴”龙头 积极争做“中优”先锋 槐荫全力打造“齐鲁门户,医养之都”

站在“两个一百年”历史交汇点,槐荫吹响了奋进新征程的时代号角。不用扬鞭自奋蹄。当下的槐荫区已是热潮涌动。

4月13日,槐荫区第十八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开幕。会上,回顾了“十三五”期间和2020年政府工作,并对“十四五”目标任务和2021年工作进行了安排部署。

站在新的起点上,全区上下已向锚定的目标全力前冲。

聚焦“五大主战场”,推动高质量发展

面对叠加的机遇和绝佳的发展环境,槐荫审时度势,谋定了更加清晰的思路。全心聚焦济南国际医学科学中心、央企总部城、济南槐荫经济开发区、百年商埠历史文化区、乡村振兴生态区五大主战场。

“五大主战场”是槐荫强势崛起的关键!开局就决战、起步就冲刺。在槐荫西部,热火朝天的奋斗画面正在展开。医疗硅谷、中科院微生物研究所齐鲁现代微生物研究院、树兰(济南)国际医院、山东大学国际医学中心等项目如火如荼地建设。加速山东中能医用电子直线加速器济南基地、精准医学产业园、医疗健康技术产业园等项目竣工验收。聚焦肿瘤、心脑血管、生殖等八大优势学科,引进国内外顶级医疗机构和医生团队,发挥省市共建、资源集聚作用,优化产业布局,初步形成“医教研产养服”协调发展的特色产业生态圈。

优势得天聚,地利势自成。经过不懈努力,央企总部城集聚效应正在显现。总部企业、区域总部、高端人才、国际资本正源源不断地汇集。同时,积极融入高铁“十字”型通道城市发展,高水平建设“京沪会客厅”,将“高铁朋友圈”发展成“产业合作带”。全面对接央企、跨国公司、外资企业、知名民企,着力引进区域总部、职能总部、研发中心、进出口贸易中心等机构入驻。

槐荫经济开发区是槐荫发展的另一方沃土,发展活力让人无不倍受期待。围绕“一城两区三园”产业发展布局,做大做强德迈国际信息产业园、济南宽禁带半导体产业小镇和山东天岳、永芳、九阳等一批特色龙头企业,推动奥特莱斯二期、半导体产业园、西沙商业地块等七大特色载体招商项目全面突破,全力打造智能制造产业集聚发展的“小而美”省级都市园区。

百年商埠历史文化区魅力的重塑已画出施工图,一个集文化旅游、时尚创意、特色商业等于一体多种业态的百年商埠历史文化区不久将重装亮相。

在黄河沿岸,不仅有丰收故事,还有“诗和远方”,生态美景正在呈现。济西湿地周边村庄、小清河源头睦里庄、席庄周边和黄河大坝、济齐路沿黄绿色生态廊道沿线环境综合提升有序推进,“泉城稻花香”田园综合体、席家庄片区2000亩“水稻-油菜花”轮作区高水平建设,赛石玫瑰园、喜盈门草莓园、双龙湾藕荷观赏园和兴沃高效农业园握指成拳合力发展,黄河大米国家标准、国家级地理标志产品正在探索制定打造。

加快推进2756亿元的155个重点项目建设

城市的崛起,又无不以项目的崛起为标志。

槐荫在建链补链强链延链上下功夫,让优势主导产业由初具雏形向崛起成峰蜕变。全力推动主导产业迈向现代化、高端化、智能化、绿色化。发挥山东天岳、国晶电子龙头作用,加快构建碳化硅下游产业链,围绕5G、工业互联网技术加强数字赋能,推动高档数控机床核心技术国产化。完善楼宇服务机制,提升楼宇经济品质,重点打造山东数字金融产业园、城市之光科技信息产业园、汇金大厦科技总部基地、中科高速孵化器等科技创新型、金融结算型特色楼宇。加快推进总投资2756亿元的155个重点项目建设,推动山东德迈国际信息产业园二期、省会文化艺术中心三馆二期等项目建成达产。编制辖区内成片开发方案,推动土地、载体、政策、金融等要素向项目集聚,激发全社会投资活力。

要塑造未来发展新优势,必须依靠强化投资拉动和消费驱动。槐荫抢抓自由贸易试验区、国际消费中心城市、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、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城市建设机遇,以纬十二路都市消费带、印象济南·泉世界为引领,大力发展新零售、直播经济、跨境电商等新业态,着力构建集知名度、影响力于一体的省、市级特色商业示范街区。

全力创建市场化、法治化、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

“水深则鱼悦,城强则贾兴”。营商环境作为推动经济发展的内在因子,已经成为一个地区经济社会软实力的重要体现,更是提升城市竞争力的关键所在。

槐荫区高效能打造一流营商环境,深化“一次办成”改革,建立涉企经营许可事项清单管理制度,全面推行政务服务“一网通办、一窗通办、一事联办、全城通办、异地通办”,在“在泉城•全办成”基础上,全力打造“槐荫快易办”服务品牌。建立联系服务企业常态化机制,设立政务服务总客服,实现24小时线上客服帮办,全面落实各项减税降费、惠企纾困政策,变“企业四处找”为“部门协同办”。围绕“高效办成一件事”开展流程再造,探索实施新产业、新业态包容审慎监管体制机制,打造极简审批槐荫模式。

栽竹引龙至、种桐待凤来。以提升双招双引质量效益为导向,建立“区级领导+产业主管部门+服务保障部门”一体化产业招商体系,分行业分门类建立专家智库,加强落地项目、企业论证,探索实施双招双引长效评审机制。修订完善产业发展扶持政策,全面摸清招商载体资源底数。提升招商队伍专业化水平,发挥好招商大使、合伙人人脉优势,形成全领域招商合力。聚力引进世界500强企业、国际行业领军企业和产业链引擎性重大项目。

好的营商环境既是生产力,也是竞争力。槐荫下足“绣花”功夫,全面推进营商环境优化提升,为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劲持久的动力。突出抓好京沪会客厅、和谐广场商圈、黄河沿线等周边综合治理。加快建设经十路沿线、西客站出入口、一院三馆、会展中心周边特色街区、花漾大道,新建8处城市公园。推广“路长+网格”模式,深入开展“行走城管”行动。加大公共停车设施建设、道路微创改造及交通违章综合整治力度,营造良好的道路交通安全秩序。

提供基础教育学位近三万个

槐荫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,集中力量做好普惠性、基础性、兜底性民生事业,不断提高公共服务共建能力和共享水平,解决好人民群众的操心事、烦心事、揪心事。

百年大计、教育为本。3年内,要建成33所中小学、幼儿园,提供学位近三万个;3年内,要建成10个名校长(园长)工作室、30个名师工作室,培养15名市级以上名校长(园长)、名师……为全面提高基础教育和职业教育水平,槐荫大力发展优质均衡教育。对“教育兴”促“西兴”制定了路线图,明确了 “一年强基础、两年展形象、三年大变样”的工作目标,努力让槐荫的孩子在家门口享受更好的教育,让群众在“西兴”中有更多的获得感、幸福感。

民之所望,施政所向。在卫生、就业、文化体育、城市布局方面,槐荫同样不遗余力。一项项民生工程见证着人民持续上涨的幸福指数。有序推进新冠疫苗接种工作,实施老年健康与医养结合服务项目,创新完善智慧康养平台建设,培育1—2个省级医养结合示范街道。全面推进健康城市、健康街道、健康村(社区)建设,开展“智慧共享中药房”试点,积极创建医养结合示范先行区。提升就业和社会保障能力,健全就业扶持政策体系,加大稳企稳岗力度,确保新增城镇就业1.5万人。全力打造“荔枝花开”文化创业及“银光璀璨”中医技能就业两大全国助残品牌,推动残疾人实现高质量就业。做精“俏品槐荫”系列城市文化旅游活动。完善公共体育设施,扩大城市社区10分钟健身圈覆盖面。大力弘扬红色文化,强力推进“五七”车站红色主题公园建设,积极申建全国首个“毛泽东同志调查研究教育基地”和山东省党性教育基地,确保一期工程“七一”正式对外开放。

历史的画卷,总是在砥砺奋进中铺展;时代的华章,总是在接续奋斗中书写。槐荫全区上下将不忘初心、牢记使命,振奋精神、开拓进取,全面建成引领全省、服务全国、辐射全球的国际医疗康养高地、高端智能制造高地、现代化商务会展高地、文化旅游示范高地、乡村振兴大美高地,为建设新时代现代化强省会贡献槐荫力量。